当前位置: 包装机器 >> 包装机器优势 >> 2022物流科技看点颠覆式变革已经到来
当前的物流劳动力是人机CP,未来的物流世界,数字化劳动力才是主流,而我们正在前往未来世界的路上。
与往年所不同的是,已经结束,但却很少人对年激情展望。这或许是因为,年是近年来最沉重的一年。
人们常常用当年最火热的新名词或新概念来标记这一年,称之为xx的元年。过去的年是“合规元年”,大厂“反垄断”,数据安全审查,以及“社区团购”、“互联网教育”等行业在政策的重锤下倒在了黎明的前夕或直接宣布消亡。这让我们对新一年的前景谨小慎微,持平都已艰难,不敢奢求更多。
但是,这并不是物流行业的发展写照。相反,以疫情为背景的大时代激流中,物流行业用科技的发展,在过去的一年书写了多个传奇,让我们看到了它的光明前景。
年的最后一天,浙江大学物流与决策优化研究所联合菜鸟物流,发布了物流科技的十大趋势报告。报告指出,低速无人驾驶、氢能源、供应链数字化、绿色包装等技术及AI技术在物流场景的加速应用,将成为年的十大物流科技趋势。
来源:罗戈研究
物流科技的第一性原理,是从场景出发解决实际问题,物流科技,其实是个应用型科技,强调科技在场景下的应用能力。今天,我们抛却上述拗口的术语和技术名词,从一个个真实的事例中,读者自行探索出年物流科技走向何方。
“无人化”是科技发展的趋势之一,物流企业早已深入到无人领域的探索之中。物流领域,可以显性突出技术性的场景,一直以来都集中在“三无”领域——无人车、无人机,以及无人仓。年物流科技创新的十大标志性事件,我们就从无人车开始。
1、“美团无人车收到首张罚单”
年10月,北京顺义一辆私家车与一辆美团无人配送车发生交通事故,交警勘查现场后判定美团无人配送车负全部责任,并开出罚单。这是国内公开报道中首例针对无人配送车开出的罚单。
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是美团无人配送车“魔袋20”,是美团末端物流解决方案的升级版本,事故发生时,这辆美团无人配送车并非执行送货任务,而是在进行相关测试。最终交警判美团无人车“有机动车不在机动车道行驶的过错行为,为全部责任”。
首个案例看上去并不是一个正面案例,但是这起事故的经过及判罚仍然值得探讨,因为这代表着无人车参与交通的开始。
如今,无人车领域的参与者数不胜数,成千上万的无人配送车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在年双十一期间,阿里达摩院小蛮驴,20天就执行了万个配送订单。在无人车越来越多的投入试运营的当下,无人配送车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参与者,如何界定无人配送车身份,如何与人类安全共处,如何制定友好多方的交通规则,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2、无人机配送咖啡
无人配送的一大亮点在于,我们看到了低空配送网络正在形成。
年11月,一杯外卖咖啡从天而降,这是一杯来自1公里外咖啡厅的外卖咖啡,从制作完成到送达用户手中只用了4分钟,到达手中时保留了它最好的风味。美团宣布,将在上海构建起城市末端十五分钟配送圈,预计首条面向真实用户场景的常态化试运营配送航线会在明年上半年落地上海金山区。
刷屏的《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一文,系统为追求配送效率和配送体验而发布的冰冷指令,让骑手无所适从。“最后一公里”的末端配送加速寻求无人化,在末端无人配送技术路线上,除了低速无人车,还有低空无人机配送。
低空无人配送能够有效回避地面交通拥堵问题,7*24小时服务,同时也解决了劳动力紧缺的问题,是无人配送的重要技术分支。相比地面低速无人车的参与试运营,由于政策法规和稳定性要求,低空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要更慢一些。由于政策法规和稳定性要求,这个领域实际形成规模性订单的企业寥寥,仅个别公司得到许可进行实验性质或者在限定区域开展服务。
科技工作者们正在用创新技术给偌大的城市建起“低空天网”,值得一提的是,美团无人机已在深圳常态化试运行将近一年,为深圳7个区域,多户居民提供无人机即时配送服务。
3、京东无人仓算法入围全球工业“诺贝尔”奖
年1月,由京东集团自主研发的无人仓调度算法应用入围弗兰兹·厄德曼(FranzEdelman)奖最终名单,近50年来,该奖项仅有三家中国企业入围最终名单,此次京东入围为中国供应链领域首次。
基于京东物流无人仓技术团队的深入研究,该算法可以实现复杂的多智能体任务分配和路径规划,在毫秒内求解百亿级复杂度的优化问题并给出最优解,最终形成规模化的机器人调度系统。目前,在京东物流遍布全国的仓储体系中,无人仓算法技术已成为“标配”。
无人仓已经成为货物配送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京东无人仓,日日顺无人仓、菜鸟无人仓......无人仓正在物流行业高标准的代表。表面上是无人操作,实质上是高精尖技术与智慧系统的结合体,从传统仓库到无人仓的终极形态。无人仓的出现,实现了仓储效率和节能环保、人文关怀与技术创新完美融合,为行业发展走出了一条更智慧、更专业的仓储物流之路。
沿着“无人”的思路,我们来到以下几个标志性事件。
4、德邦与嬴彻合作的自动驾驶重卡双十一投入实战运营
年双十一期间,搭载嬴彻科技轩辕驾驶系统的前装量产智能驾驶重卡,在年度最大的电商购物节期间投入实战运营。
该自动驾驶双11专线自10月31日起每日两班往返于济南和上海之间,单程公里,每次行程由一名司机独立完成。据系统数据显示,每次行程90%以上的运输里程由嬴彻轩辕系统辅助驾驶,全程平均时速74公里/小时,时效达成率为%。
年是自动驾驶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复盘年热门赛道中融资总事件数,自动驾驶共发生起融资事件,融资金额超过亿,市场热度最高。
当Robotaxi在商业化上接连受挫、安全预期不明朗时,很多初创公司纷纷将注意力转向了干线物流领域,干线物流被称为自动驾驶的“第一块商业根据地”。
尽管当前L4级自动驾驶落地尚有阻碍,但物流企业对L2、L3级的辅助自动驾驶技术也充满兴趣。在特定场景下,辅助驾驶可降低人力劳动强度、降低事故率,同时节省油耗、降低燃油成本,完全无人驾驶到来之前,过渡阶段的辅助自动驾驶其实是“更香”的突破口。
5、京东物流上市当天六轴协同机械臂成为了“敲锣人”
年5月,京东物流选择让“人机CP”出现在上市仪式,并担任敲锣重担。出乎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自动化的机械臂是京东物流大量应用的数十种机器人之一,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图像智能识别等先进技术,完全自主研发控制系统及应用算法,为传统工业机器人赋予了智能使命,机械臂在京东物流被广泛运用,大大提高了拣选精准率和效率,成为京东物流从容应对亿级订单的关键力量。
机械臂不新奇,但机械臂也在“究极”进化,它是正在从工业走向生活的非人形智能机器人。
6、仓储机器人备受资本瞩目
来源:物流沙龙
年,仓储机器人赛道备受资本瞩目。
物流的背后是商流。中国电商市场是全世界最大的,也是要求最严格的市场,在领跑全球的物流时效性和准确性的背后,是智能仓储对于商品周转速度、出入库效率、发货精准度的保障,是智能设备成熟的落地应用和不断升级。
近几年,愈加成熟的中国智能仓储方案开始走向国际、全球落地,这些经过中国复杂环境考验和打磨的项目在全球具备了极高的竞争力和适用性。同时,随着新冠疫情带来了劳动力短缺和线上电商业务爆发,诸多海外国家面临着仓库自动化改造的迫切需求,这些都为中国仓储物流机器人的“出海”提供了广阔市场。
年,或将迎来多家仓储机器人企业上市或进入上市程序。
7、AI全方位渗入物流领域
在无人车领域,顺丰与科大讯飞深度合作,推出无人配送车、新型智能配送电动车和顺丰自助寄件盒等高科技物流产品,其中顺丰无人配送车车“芯”具备强大的感知融合、高精度定位、深度学习和边缘计算能力,拥有安全行驶、事故预防、风险、事故响应等多重安全保障系统,具备复杂场景避险功能,并且通过人脸识别技术与语音交互技术实现与用户全程交互,车辆发车时,可实时通知用户并按照设定时间等待用户取件。
在仓储机器人领域,旷视软硬一体化AIoT产品和方案,该方案通过智慧物流操作系统旷视河图进行整体调度,将传统AS/RS自动化物流系统,与新兴AMR柔性物流系统接口打通、有机集成;同时凭借旷视领先的底层AI技术,将视觉感知和算法赋能仓储物流,切实帮助客户降本增效、简化管理。
在泛物流领域,AI可以根据具体场景提供数据分析、业务预测、远期决策、园区选址、方案设计、方案优化、设备选型、风险预测等技术支持,它像是人类智慧的“容器”,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
五年前,AI(人工智能)这一名词初步在中国流行,其之于各行各业都还是一个陌生而独立的技术。随着大数据、云计算、5G、IoT、AI等高科技的相互融合,AI也开始渗入各个领域。
来源:罗戈研究
数字化、智能化是当前千行百业最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