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包装机器 >> 包装机器优势 >> 勇做行业革新者深度专访JAKA公司创始
导读
新春伊始,疫情突发,在全民抗疫的号角吹响之后,各地机器人企业也以最快的速度自动自发以各种形式奔赴抗疫一线,在远程诊断、辅助医疗、消毒、杀菌、测温、防控、无接触配送等各个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成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一支特殊又生猛的战队。
进入3月,春回大地,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全国进入复工复产、全面恢复经济建设的新阶段。与此同时,持续发热的“新基建”概念、各地频繁召开的加快5G建设、智能制造业发展的大会等等,也使媒体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机器人产业。过去两个月水深火热的疫情到底对机器人企业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他们在危中看到了什么样的“机”?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否有所调整?他们有什么样的新规划?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访了中国协作机器人领域的革新者——上海节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李明洋先生。
李明洋先生简介
李明洋先生,上海节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节卡机器人)董事长,于年创立节卡机器人。“节卡”音译于“JAKA(JustAlwaysKeepAmazing)”,取永葆卓越之意。李明洋先生提出节卡机器人以“用机器人解放双手”为使命,秉承专业、专注、原创的精神带领企业高速发展。
目前,节卡机器人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协作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企业,李明洋先生亦成为该领域的领军人物。
RoboSpeak:机器人大讲堂
李总:节卡机器人创始人、董事长李明洋先生
以下为采访实录(受篇幅所限,部分内容有删减)
专题一冲在疫情前线的节卡
RoboSpeak:疫情爆发,国内很多机器人产品都冲到了抗击疫情的一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节卡也是其中的领先者,非常令人敬佩。我们想了解下,这些跟疫情相关的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到底怎么样?客户的反馈还满意吗?
李总:疫情爆发初期,节卡立即成立防疫工作组。我们在年初六的时候已经派出了大批的服务工程师去支援我们的客户,保证他们的正常生产。我们有很多设备其实早在疫情之前就已经应用于一线的医疗当中了。比如说,年我们当时就做了一个项目:协作机器人临床医疗诊断,用于乳腺癌的筛查。类似这样的项目我们做了很多。再比如,疫情爆发后,我们做的结合中医疗法的发热机器人设备,医院的反应相当不错。仅此一项,客户就给我们追加了几百台的订单。
(节卡结合中医疗法的发热机器人)
对于疫情,节卡是以承担社会责任的态度去做的。像刚才提到测温机器人、消毒机器人甚至口罩机这些,虽然我们也能做,但这些不是我们主要业务。我们更多的是要把协作机器人产品做好做精,让协作机器人的特性更好的展现。节卡一直坚持一个态度: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要让机器人不仅在疫情中发挥作用,更重要的是疫情过后也能在各个角落发挥作用。
RoboSpeak:最近全国各地都在复工复产。3月16日,浙江省率先召开了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了全力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号角。这次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也让社会各界充分感受到了机器人的重要作用,未来像无人化车间、人机协作这样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从长远看,节卡有哪些具体的准备和规划?
李总:其实节卡很早就深刻思考过这些问题。社会节奏本身就处于迅速的制造业升级过程中,因为人工、成本等因素,无论是大型还是中小型企业都面临制造业转型的问题。长远来看,节卡做了前瞻性的规划和准备,包括技术和产品方面。在疫情期间节卡还组织了很多的在线培训,对我们的集成商、终端客户进行自动化等相关的机器人的知识培训,我们甚至派一些工程师上门进行演示。其实做这些不是为了产品推广,而是要把这个理念先推给他们,期望大家一起,共同推动行业的进步。
我们做这个工作,近几年来是深有体会的。从17年节卡推出协作机器人,当时企业普遍不是很理解,随着我们一家一家企业去推广、去示范,到现在来讲,协作机器人的这个市场需求可以说是迸发的。你不太可能让这些需要转型发展的、没有用过协作机器人甚至都没见过协作机器人的企业,突然间说我要去使用协作机器人。
制造业升级怎么去实现呢?这需要理念、技术、设备等各方面的条件。协作机器人因为使用简单、方便导入,所以成了一个最优先考虑的工具。对于传统行业,这很有意义。节卡除了支持技术的、产品的输入之外,也联合了一些金融机构来做一些像融资性租赁这类的大型项目,并打造出了一些很有示范性的案例,我们实实在在的去做推广、做样板,让更多的人能看到先进制造带来的益处。
专题二节卡——做“革新”的领导者
RoboSpeak:“JAKA”的名字(JustAlwaysKeepAmazing)取永葆卓越之意,您提出节卡“全球协作机器人革新者”这样的企业定位,初衷是什么呢?
李总:当时我和几位教授成立公司的时候,我们就在思考:什么叫“好产品”?如果只是自己觉得好那不叫好,别人也说好,说这个产品“amazing”,这个产品才是真的好。所以我们当时取名“JustAlwaysKeepAmazing”,前三个词是表决心,目的是希望做到“amazing”,这就是“JAKA”的来历。中文名字“节卡”非常简洁、简单、真实。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我们希望节卡人做事简单明了,不拖泥带水。
节卡为什么定位为要做“全球协作机器人革新者”呢?“革新”这个词不是随便说的。是这些年来我们在协作机器人道路上逐渐发现:其实从节卡的机器人产品一出来,就是有别于当时市面上的诸多机器人流派。
我们认为怎么才叫“革新”?我举个例子。电脑早期用DOS系统。当时是电脑选人,只有经过培训的人才能操作电脑。后来鼠标出现了,让人跟电脑之间通过一个小小的工具就实现了更好的协作。鼠标看似简单,但它改变了人对电脑的信息输入方式,这就是它的意义所在。
对于节卡来说,我们在设计协作机器人的时候,对机器人使用场景的考虑以及机器人与人之间的交互这块,我们看得更远,基于此,我们想要改变人和机器人的输入终端。传统的人跟机器人的输入终端一直都是手持的控制器,对专业人员来说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大部分不会操作机器人的人而言,这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所以我们当时就提出要打掉这个枷锁,我们不做其他的,要革新就革新这一块。于是我们设计了用pad或者手机终端就可以直接跟机器人连接。
但如果只是操作工具不一样,那也是没有意义的。这种变化涉及到一整套的系统。其实,从视觉设计到整个人机交互系统,节卡的科研团队以及节卡在上海交大的设计院是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做理论和实践的验证的,因为它涉及到安全等各方面的因素。
现在回头来看,这几年,尤其是17年至今,节卡这种人与机器人的交互方式已经在引领一种潮流,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同行在采用这种方式了。这项革新的意义和鼠标对电脑的意义是一样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节卡革新了人与机器人之间交互方式。
这种人与机器人交互方式上的革新,使得机器人对人的要求变得极低。机器人变得能感应到使用者的意图并且去顺应使用者,而不是像原来,机器人是一个高端的机床、高端的精密装备,要求使用者必须需要具备某种资质。从这个方面来看,这种革新会对机器人的普及、推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RoboSpeak:在国外巨头林立的机器人行业,节卡作为一家年轻的科技型企业,敢说自己是“革新者”是需要相当的魄力的。节卡强大的自信从何而来?
李总:首先,国外的同行们也一直在革新,但在协作机器人这个领域,像日本的安川,它的协作机器人比JAKA还早,但是安川的协作机器人并没有脱离它的工业属性,也没有脱离他们原来的一套路径,而且在发展的路上也有所彷徨。然后是日本的发那科,从春节前日本展会上发那科推出的协作机器人来看,它的很多的设计元素和设计理念其实已经是在跟随节卡在三、四年前的理念。
在协作机器人这个领域,我们做的设计在两年后、三年后被同行、甚至是国际巨头企业跟随,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自己是“革新者”。但是同时我们并没有止步于此。节卡还在一些底层的应用原理上不断的革新自己,让协作机器人不仅仅局限于工业应用。我们不断尝试从一些底层逻辑上进行全新的设计,去拓宽协作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去引领协作机器人的使用方向和发展方向,去引领一个潮流。
RoboSpeak:成为“革新者”很难,但始终保持“革新者”的角色更难。节卡的这个定位会不会让自己背负过大的压力?
李总:这点上我要说明下我们对“革新”的定义。节卡所指的“革新者”永远是革新自己,而不是竞争对手。对手不会打死你,最大的问题是能不能自我进化和顺应时代,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如何进化呢?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进化方向,这取决于自己所生长的土壤、所处的领域以及自己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