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包装机器 >> 包装机器优势 >>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牡丹江工旅融合
从“VC站”开往“诗和远方站”的观光小火车轰隆隆地驶入站台,不远处设施完备的军体射击馆里传来“砰砰砰”的射击声,讲诉牡丹江工业发展工业印象馆、文化历史的关东民俗馆里游人如织。一旁已经入驻的企业在机器轰呜中加紧生产,工人们抓紧赶制订单……这里是牡丹江市阳明经济开发区VC·产业园,曾经废旧厂房被“唤醒”后如今焕发着勃勃生机。VC·产业园(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年投入运营以来,已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入驻实体企业19户,“工旅融合”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改造:“沉睡”老厂区被“唤醒”这片“老VC”厂区占地面积近40万平方米,始建于年,曾是牡丹江市工农具生产合作社、牡丹江拖拉机制造厂、牡丹江制药厂所在地。已改造好商务咖啡厅咖啡厅原址是废旧的厂房(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都说“房子不怕用就怕闲”,年企业停产后,空闲下来的老厂区荒草丛生,锈迹斑斑。不少曾在这里工作的老人每每走到这里,都摇着头表示惋惜。年,牡丹江市阳明区通过盘活闲置资产的方式,将“老VC”厂区进行改造升级,打造成集历史、人文、工业、国防、旅游于一体的VC·产业园。蒸汽机车展示馆充满工业元素的咖啡厅老厂区闲置的污水处理厂实验室改造成VC·产业园客舍;一处废旧建筑被改造成具有欧陆风情的咖啡厅,饲料车间被改造成牡丹江工业印象馆,冷却泵房被改造成关东民俗馆……就连火车卸料站也被改造成蒸汽机车展示馆。“在厂区改造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实用性的同时,还注重保留工业遗存。”参与改造工作的黑龙江阳明经济开发区服务中心副主任仲伟楠说。用齿轮做的“征程”在园区内,记者看到以前的工业管道、形状大小不一的齿轮、“下岗”的推土机……浓厚的沧桑美扑面而来,它们作为工业景观展现在市民和游客面前。融合:工业+旅游产生“化学变化”VC·工业主题公园自年10月试运行以来,已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在牡丹江工业发展工业印象馆里,通过影像与照片、实物展品的结合,工作人员正在向游客介绍牡丹江市的工业发展历程。关东民俗馆跨进关东民俗记忆馆古朴的红色砖墙大门,“白雪皑皑”的世界映入眼帘,穿着皮袄、戴着狗皮帽子的工人搬运木材;远处的白桦林里藏着东北虎和小鹿……二楼的展示厅里的老物件从衣食住行用等角度全方位反映东北的历史文化、农耕文化和群众文化,好像一下穿越回到了儿时记忆里的老房子。牡丹江市强国青少年研学营地的入驻,也让园区成为了研学游的网红打卡地。在这里,孩子们穿上统一的迷彩服,身姿挺拔地在训练场上驰骋,体验“游中玩,玩中学”带来的乐趣。参加研学的孩子们(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工业与旅游在这里发生了“化学变化”。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成了这里的“活名片”。服务:“一对一”当好“保姆”园区内,已经入驻的厂房正在紧锣密鼓地加工着订单。厂区内有研发、生产石油钻井、完井工具为主的机械制造类企业,有配件组装类企业,还有包装类企业……牡丹江市永恒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主要加工产品为机械制造、机械加工、人造金刚石、立方氮化硼为磨料的树脂结合剂砂轮等系列产品的企业,在洁净的厂房里,几台数控设备正在制作加工。“园区的服务挺好,几乎是有求必应。”公司负责人说。牡丹江市永恒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加工车间“我们将好企业请进来,还要留下来,同时做好服务。”黑龙江阳明经济开发区服务中心主任高勇说,从招商线索、项目签约,到企业落地等各阶段,园区为企业办理手续和运营提供全流程“一对一”保姆式服务。VC·产业园自年9月运行以来,已入驻实体企业19户,年实现税收近千万元。据了解,目前园区正着力构建“2+3”产业模式,即优先发展装备制造、生物科技产业,培育壮大总部金融、文化创意和工业旅游产业,打造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花园式生态产业园区。记者:张雪地;摄影:张雪地“牡丹江发布”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异议请与我们联系,谢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