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包装机器 >> 包装机器市场 >> 写字机器人成寒假赶作业新式武器
新民晚报记者王蔚陆梓华
新学期快开学了
孩子们开始陆续进入“狂补作业”模式
吃饭写,睡觉写,上厕所也要写
......
能抓紧写的都是乖宝宝
不过,今年不少熊孩子来了一波神操作
▽
买来“写字机器人”来代写作业?!
恶补作业:“熊孩子”买来“专业写手”
最近,哈尔滨的张女士发现,女儿仅用两天,语文的抄写作业就都完成了,而且字迹工整,没有出现错字、改字的现象,看到女儿这么“用功”,张女士倍感欣慰。
然而,在整理女儿房间时,张女士发现了“抄写神器”。在一个名为“写字机器人”的外包装盒子里,张女士在使用说明书上看到“可以模仿各种笔迹抄写文字”。
在张女士的追问下,女儿承认了用多块压岁钱在网上买了“写字机器人”,为了尽早到货,她还特意加了30多元的快递费。
网上卖得超火的“写字机器人”长这样
▽
春节后热销,咨询者多为中学生
真有这么神奇的机器人吗?
小新在某宝上搜索了一下
被种类繁多的“写字机器人”惊呆了
▽
这些“写字机器人”价格从元至元不等,销量高的还会给自家的机器人冠上全金属、激光雕刻等字样。
这类产品由一组杆状金属套件组装而成,在前端安置一支钢笔或铅笔,经下载软件后可以按设定的笔迹无限量地“复印”出需要书写的文字,而且书写速度相当快,每分钟40个字左右,如果是连笔字的话,速度还会更快。
据商家介绍,这种“写字机器人”通过USB数据线连接电脑就能使用,支持excel、word、txt文件等导入,能自动分页、自动排版,不需要频繁复制粘贴,还可通过用安卓手机App采集笔迹的方式来模仿字迹。
还有的店主表示,春节过后前来咨询“写字机器人”的中小学生顾客,他们更在意的是模仿出来的字迹是否逼真、会不会被老师发现、是否有保修期以及有没有无理由退货等问题。
有意思的是,有个自称是“广西魏先生”的发明者,在网上推介其发明的机器人写字速度很快,每分钟可以写个字,并且字体还十分工整,称:
这对于学生来说实在是很大的福利,有了这个发明我们就可以按时交作业了,许多家庭作业都可以用它来进行完成,这样就可以省下很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而在北京一家知名科技网站上,还推出了一款非常有趣的3D打印机器人,这个小巧的机器人使用的是一种特制芯片,具有自动绘图、写字的能力。该网还详细介绍了自制这种“写字机器人”所需要的零配件和步骤,程序看起来并不复杂。
黑科技引发网友热议,该不该怪孩子?
“写字机器人”的出现
立时在全国网友间引发热烈讨论
“哈哈哈哈,终于升级了?小时候我们是把几根笔芯绑在一起,这样写一个字相当于写了好几个,当然这仅限于简单的汉字抄写。”“是不是该先反思一下小学里面那种抄写型的作业?”“我也想赶紧买一个,孩子每天晚上写太长。”“每分钟写40个字,还写两天,可见作业量之大啊。”
议论的核心问题是
这种现象完全是因为
教师布置的作业量实在太大
且不少是属于机械性的抄写练习
......
上海某知名小学任教多年的一名资深语文教师直言,这类机器的盛行,意味着孩子要面对大量的重复性抄写作业,背后的根源在于教师对作业的认识比较狭隘。就以寒假作业为例,纸笔作业比较容易检查,且不少学校开学会有摸底考,或者各种类型的小测验,以检查学生寒假复习情况,基础字词的掌握情况、课文段落默写等“客观题”是最容易得到的反馈。
这位老师建议,寒暑假应给予学生更多时间去阅读,去在旅行中获得体验,去完成跨学科作业,提高综合学习能力,但是这样一来,对教师布置作业的能力,对教师指导和评价作业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是
即便是那些纯粹抄抄写写的作业
难道就不应该由学生自己亲力亲为完成吗?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如果让“写字机器人”这样的东西被中小学生大量使用,会严重影响到学习的诚实性。用机器人代替自己写作业,严格来说也是一种作弊行为,一旦养成了这种不良习惯,进了大学后就会很难做到学术诚信。
与其质疑孩子,不如思考一下作业内容
新民晚报记者了解到,上海不少中小学在语文作业改革上已经做出探索,利用假期为学生开出阅读书单,这些需要高阶思维的作业,是写字机器人无法胜任的。
例如,格致中学高一年级已经连续多年为学生布置一份充满书香的语文作业,其中包括:
阅读《水浒传》中的集中描写某个人物的章节,为他做一篇-0字左右的小传;完成一副春联,开学后开展评比;从勒庞《乌合之众》、波兹曼《娱乐至死》、杨绛《洗澡》三本推荐书目中选择一本做读书笔记等。
上海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系主任王健认为,教师应当给作业增加设计感和个性化:
人工智能必将深度影响教育。乃至将来脑机接口技术成熟了,大量的浩如瀚海的知识都可以直接以芯片植入的方式接入孩子的大脑。这意味着一味灌输知识的教育模式将彻底被淘汰。
但教育的意义不仅仅在授业(知识的传承),所以在未来技术发达的时代,教育的价值一方面是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思维的训练,更为重要的是“传道”和“解惑”,价值与情感,信念与品质,这些要素机器很难取代。
每个学生都要做作业,但是每个学生应当做不一样的作业,或者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进度完成同样的作业。教师应当给作业增加设计感和个性化。
教育技术不能替代教育艺术。未来的教育一定是这样的——
经验会失效:知识密集型的标准化教育退出舞台;温度将永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