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机器

供电服务队让钦州乡愁不愁

发布时间:2023/3/18 15:43:20   

春节前夕的广西钦州市,年货市场火爆,尤其是麻通、大粽、粉利、芝麻饼等独具地方特色的年货,分外抢手。

“过年吃麻通,财源路路通,过年吃粉利,大吉又大利……”这是钦州当地过年的习俗,即便是身在他乡,过年时都希望能享用家乡的特色年货,这就成了一种愿景,成了挥之不去的“乡愁”。

南方电网广西钦州供电局成立年货生产党员服务队,主动上门服务年货生产企业,确保用电无忧。马华斌摄

于是,特色年货源源不断地发往全国各地,当地的快递、物流,忙个不停。

忙个不停的,还有南方电网广西钦州供电局的党员服务队。与往年不同的是,为了保障钦州年货生产企业的电力供应,钦州供电局专门成立了年货生产党员服务队。30个党员服务队多人,活跃在年货生产一线,忙碌在保供电一线。

细心跟进,用电不愁

在钦州市小董镇董氏时光食品厂,工人在麻利操作,机器在快速加工,整个生产流程,基本实现了电动化、自动化。麻通、印饼的香气,弥漫了整栋厂房。

走进食品厂老板时金珠的生产车间,窗明几净,制作麻通和印饼的电动化机器、自动化设备一应俱全。工人按动开关,麻通就会从第一道工序开始,按着设定的流程,从油炸温度的控制,到最后成品的包装,一步接一步顺溜地进行。在印饼制作间里,不断旋转的机器,把一个个压着字模的米饼飞快地托出,简直让人目不暇接,不一会儿,放置印饼的托盘,就堆得高高的,随即就被推进电烤炉里烘烤。

时金珠介绍说,麻通是他们家族传承的产业,祖辈们用柴烤制,父辈时曾经使用煤气成本太高,现在实现了自动化,成本还低。看见一溜等着提货的商家,时金珠忙得不亦乐乎。“现在一个月能生产一万多箱麻通呢,全靠用电生产。”

说到用电,钦州市灵山县冠艺食品厂的老板冯艺就竖起大拇指。

50千瓦的特大电烤炉,整整一个手推车12层24个托盘的芝麻饼,通过12分钟的烘烤,喷香出炉。冯艺生产的芝麻饼远近闻名,他的芝麻饼生产线,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工艺,还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跟我们过去用柴火来烤,真是没法比,天渊之别!”

这么高频率的生产,这么快节奏的效率,冯艺曾经担心烤炉的用电问题。

“用再大的电烤炉,我们都能给你供好电。”一旁上门服务的供电局党员服务队胸有成竹。

供电局党员服务队上门为灵山县“龙三钱”食品加工厂开展安全用电服务。马华斌摄

贴心呵护,生意不愁

过年能吃到家乡的腐竹,那可是“富足”有余的憧憬,也是远在他乡务工人们的“乡愁”。

五姐腐竹厂的伍月兰看到了这个商机,去年投入资金,建起了一条全自动腐竹生产线。从豆品打磨,到豆浆喷布,从腐竹成型,到成品烘干,整个流程可见可控,纯豆制品,没有任何添加剂,因为是有机生产,产品一直供不应求。

在灵山县太平镇,还没走到伍姐腐竹厂,远远就能闻到车间里飘逸而来浓浓的豆香味。伍月兰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先后经营过服装,开过矿厂,做过农家乐,现在做起了腐竹生产。

五姐认准了生产腐竹这门生意,有她自己独特的眼光。因为她引进的这条自动化腐竹流水生产线,全面破解了传统手工制作的难题,不仅提高了产量,而且还实现了有机生产,成为市场上的卖点。小试牛刀,刚刚投产,就能每天产量多斤腐竹。

“我们的自动化生产线的用电功率是40千瓦,我们正在开足马力生产腐竹,供应年货市场。”伍月兰乐不可支,“现在只要有原材料,只要有电,我的腐竹生意一点都不愁。”包括如今做得很火的一些柳州螺蛳粉厂家,已经开始在跟伍月兰预订腐竹。

“我可是整个镇子里的用电大户!”伍月兰说,让她欣慰的是,开工投产以来,用电就没有出过任何差错。

有了可靠的电力支撑,在钦州灵山县,像五姐这样的生意人,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为了做好供电服务,灵山供电局做足了功夫。

有了可靠供电支撑,伍姐腐竹厂开足马力生产腐竹,供应年货市场。马华斌摄

真心守护“乡愁”不愁

过年吃年粽,在南方人眼里,粽香情浓是一种情结,更是一种乡愁。在钦州当地,过年时一家人团团圆圆的餐桌上,少不了一条“枕头粽”。

在日产量达条“枕头粽”的灵山县“龙三钱”食品加工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精心地制作粽子……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还有这么大的粽子。而灵山大粽子的制作,也是与众不同。

灵山“枕头粽”名不虚传,一条“枕头粽”,需要20多张粽叶,将10斤糯米和各式秘制原料严密包裹,经过十个小时的蒸煮和一系列的工序,才算完成。

走进“龙三钱”粽子加工车间,一片繁忙景象。

加工厂负责人冯春杏说,因为粽叶用量很大,以前人工清洗粽叶,很费时费力,现在用上了电动清洗机,快捷便利,效率提高不止一点点。

走过一排排码放整齐的“枕头粽”旁边,看着冒着热气刚刚出笼的粽子,冯春杏止不住话闸,喜上眉梢。

她说,现在每天加工量那么大,既要保持传统的工艺,又要提高效率,不管是粽叶清洗还是原材料加工,无论是成品灭菌还是真空包装,生产全过程都得靠电力支撑。

“效率就是效益。”冯春杏不无感慨,“说真的,为了我们的年货生产,供电局的兄弟们确实是辛苦了……”

在钦州市小董镇董氏时光食品厂,喜饼加工生产流程实现电动化、自动化。马华斌摄

正如冯春杏所言,不必说小董镇的麻通,灵山县的大粽,也不必说沙坪镇的芝麻饼,太平镇的腐竹,单单是为了白白胖胖的粉利,小巧玲珑的印饼,每天,每个生产年货的厂家,都能看到钦州供电局党员服务队的身影。(记者陈自林通讯员马华斌龚福强陈心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84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