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包装机器 >> 包装机器介绍 >> 暴涨的口罩需求,为何却瘦了厂商钱袋子
作者
张超编辑
罗丽娟
什么是出门必备“三件套”?
如果放到十年前,你的答案大概会是:手机、钥匙和钱包。
但随着线上支付普及率提升、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如今这一答案已经变为:手机、钥匙和口罩。口罩取代钱包成为出行刚需。
阿里健康数据显示,今年年中促销活动仅开场6分钟,天猫医药销售额便破亿;10小时6分钟成交额超去年6月1日全天。其中,在热卖的大健康单品中,口罩成最抢手商品之一,开场仅10分钟,成交额达到去年同期的倍。
而在京东平台,整个期间口罩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倍;卓尔医纺出品的医用外科口罩销售过百万,在京东商城6月18日当天口罩热销单品榜单上排名第一。
与需求膨胀相反,在饱和的供应端,“不怎么样”是今年口罩厂家常挂嘴边的词。退去风潮的口罩行业,不仅没有了“一夜暴富”的故事,就连保持稳定增长也并非易事。
处在这个竞争白日化的行业,口罩生厂商到底能否盈利?又将如何脱颖而出?
昔日“造富”神话
9年出生的刘伟是个连续创业者。年退伍后,他相继在湖北承包过工地、开过游戏运营公司,还在广州接盘了服装档口,来来回回接触了不少人。
直到00年月,刘伟的日子发生了转变,机遇和挑战同时降临到了他头上。
新冠疫情爆发后,每天传到刘伟耳中的,除了攀升的确诊数,就是激增的口罩订单。身处全国最大内销和出口口罩产区湖北仙桃,敏锐地商业嗅觉让他开始观察这一市场情况。
“当时身边不少人在倒卖口罩,最普通的平面口罩(普通口罩)在超市也要1块多一片,KN95口罩甚至高达15元一片。”回忆起两年前口罩市场的疯狂,刘伟叹为观止,毕竟那时候一片KN95口罩成本价也才-3元,就因为市场稀缺被炒到了“天价”。
巨大的商机面前,刘伟果断出手,与朋友共同找到一块空地,建起了一家口罩厂——湖北典范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湖北典范防护用品有限公司无菌车间
短短0几天,在仙桃市桂花台路上,一个平方米的无尘车间和4个大仓库拔地而起,整个厂区足足有万多平方米。这样的工程建造速度在平时或许不足一提,但在那个人、车、货难以通行的非常时期,却是令人震惊的。
为了保证口罩产量,刘伟以每台差不多30万元的价格买进了十台口罩机,朋友也以投资合伙的形式送了十台口罩机,就这样两人合作建起了0条生产线。
“我从建厂到买设备一共投资了多万元,大头都花到买设备上面了。”即便溢价几倍购入了这批口罩机,刘伟也丝毫不后悔,甚至庆幸自己买得比较早,“当时有些设备炒到多万元一台,甚至最高能达到00多万元一台。”
为何机器价格如此离谱,仍然有人抢着要?刘伟当时算了笔账:如果一天赚5万,即便机器成本00万,40多天也就赚回来了。实际上,刘伟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就回本了。
市场从不缺闻风而动的人,在浙江义乌做生意的彭康就是其中之一。
与刘伟初入赛道不同,彭康早在年日本爆发禽流感时就接触过口罩行业。一直以来,他都是与湖北厂商合作,将口罩转卖给客户,虽然没有搭建属于自己的工厂,却也保持着一定的库存。
00年1月,正在国外度假的彭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