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机器

起底人体贩毒产业17岁少年偷渡缅甸吞60

发布时间:2023/5/21 20:35:38   

▲X光机透视下的带毒人腹部。南京铁路公安处供图

本报记者朱国亮

“吞到56颗时,我吐了,胃鼓鼓的,胀得难受。”回忆吞咽毒品的过程,冯玉(化名)的眼中依然闪过一丝恐惧。几经讨饶,最后他勉强吞下60颗。

南京铁路公安处最近破获一起人体贩毒案,四名人体贩毒少年落网,17岁的冯玉是其中之一。

近年,人体贩毒沉渣泛起。有毒贩直言,在滇缅边境线上,人体贩毒已成“产业链”,通过网络招募、熟人介绍,不少来自贫困地区、学历不高的年轻人参与其中。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近日前往南京市第二看守所、铁路南京公安处看守所,独家采访了冯玉等三名涉嫌人体贩毒少年以及招募、组织、遥控他们贩毒的两名成年贩毒嫌疑人。

 吞毒:拿苹果进行练习

年9月中旬,偷渡至缅甸好吃好喝快一星期,冯玉终于接到了“任务”。

这天晚上,冯玉什么都没吃,肚子彻底放空。毒贩们还给他买了一身新衣服、新鞋、新包。之后,一个陌生人用黑色塑料袋提来包装好的一颗颗海洛因让他吞食。

所谓人体贩毒,即将包装好的毒品吞进肚子,一些女性也会藏匿在下体,然后乘坐飞机等交通工具偷运到境内各地,再将未消化的毒品排泄出来洗净交易。

那些吞食毒品带毒入境的人,被形象地称为“骡子”“骆驼”或者“马仔”。冯玉正是毒贩们新招来的“骡子”。第一次参与贩毒,冯玉内心很忐忑,刚到缅甸时,也曾打退堂鼓。

此时,之前好吃好喝哄着冯玉的毒贩们拉下了脸,威胁说如果中途退出,就要家人寄钱来,要加倍赔偿来时的各项开支,否则就要送到山上去劳动两年。

不敢反抗,又听闻住同一个酒店的其他“骡子”中,确有运毒成功收到钱的,冯玉横下心,抱着侥幸心理决定干一票。

到了零点时分,冯玉开始在那个陌生人的监视下吞食这些海洛因。“一颗一颗地吞,吞一次,喝口水,总共花了四五个小时。”冯玉说,“最后总共吞了60颗,每颗5克。”

因为是第一次,之前毒贩们还对冯玉进行了“训练”,将苹果削成拇指大小,即一颗毒品大小,让冯玉练习吞食。介绍冯玉来的老乡高明(化名),最初本也是一名“骡子”,但无论毒贩如何恐吓,瘦小的他实在无法吞下足够量的毒品,便转而成为中介,以赚取中介费。

吞到56颗时,冯玉吐了,肚子胀得难受,便向毒贩们讨饶。但对方不管不顾,执意要他吞下65颗,说吞不下就要亏本。冯玉又勉强吞了2颗,实在难受,再次讨饶。对方才松口说,必须吞下60颗。无奈,冯玉隔了一会,又勉强吞下2颗。

一吞完毒品,贩毒组织者就先用摩托车将冯玉送到边境线,再用轿车送至西双版纳机场附近提前开好的钟点房休息。之后,又让他踏着点到机场,乘坐前往成都的飞机。

在成都机场附近一钟点房稍作休息,又乘机前往湖南长沙,随后打车到湖南怀化市溆浦县。不想,在溆浦县酒店排泄毒品时被抓,交易没完成,之前说好的1万元报酬也没了。

被捕:肚藏余克高纯度海洛因

冯玉的落网完全是一个意外。

年9月17日10时许,昆明南开往南京南的G次列车从贵阳北站开出。一名穿着黑色短袖T恤衫的男子在2、3号车厢连接处看手机。见乘警走过来,他立即将手机塞进裤兜里,神色慌张地向车窗外故作张望。

这一情景正好被乘警刘祥看在眼里,遂上前盘问检查。

男子自称到湖南投靠老乡去打工,但随身只携带了一只黑色小包,没有大件行李,没有换洗衣物。这更引起刘祥的怀疑。查看其小包,却未发现异常。

这时,男子下意识摸了下兜里的手机。刘祥让他掏出来,男子神色更加慌乱了。于是,刘祥查看了其手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74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