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机器

机器替人大势所趋,凌云光以软件算法为基,

发布时间:2023/2/11 2:16:46   
白癜风怎么治疗的 http://m.39.net/pf/a_4791351.html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华鑫证券范益民)

1以软件算法为基,实现机器视觉全产业链布局

1.1深耕行业20年,从器件代理走向全产业链布局

公司成立于年,深耕机器视觉行业近20年,其业务发展可大致分为3个阶段。

年-年,公司处于成立初期,一方面以代理国外机器视觉厂商业务为主,同时积极自主研发印钞行业视觉系统;

年-年,公司逐渐向印刷包装、新型显示、消费电子等其他下游领域扩展,持续积累光学成像、算法、软件研发能力,开发了一系列可配置视觉系统和智能视觉设备产品,成功完成从项目型视觉系统开发商到可配置视觉系统、智能视觉装备专业厂商的转型。

此外,公司自主研发了一系列视觉核心器件如智能相机等,并通过投资国内CMOS传感器设计公司(长光辰芯)和工业镜头专业公司(湖南长步道光电)优化核心资源配置;

年以来,公司进一步明确机器视觉业务为主要发展方向于年成为苹果优选供应商,开始批量提供可配置视觉系统,同时积极扩展自动化技术,与视觉系统相互融合,推出智能视觉检测和量测设备,此外公司持续自主研发机器视觉软硬件,形成一系列应用系统产品。

目前公司产品主要覆盖两大领域,一类为机器视觉,一类为光通信。机器视觉板块包含自主研发的可配置视觉系统、智能视觉装备及代理销售的视觉器件,光通信板块包含自主研发的光接入网业务及代理销售的光纤器件与仪器。

分领域看,公司年收入中机器视觉产品占比62%,其中可配置视觉系统、智能视觉装备、视觉器件业务分别占比24.7%/29.0%/8.3%;光通信产品占比36%,光纤器件与仪器、光接入网业务分别占比31.2%/5%;服务收入占比1.9%。

-年,公司机器视觉产品收入占比逐渐提升,光通信产品收入占比逐渐下降,主要系国内广电行业业务发展趋势下滑,公司战略性收缩光接入网业务,将重心移向机器视觉领域。

分生产模式看,公司自主业务涵盖可配置视觉系统、智能视觉装备、光接入网及服务收入,年累计占营业收入比重60.5%,同比增长7.1pct,主要系公司持续加大在机器视觉领域的研发投入,机器视觉自主业务收入呈增长趋势,至年上半年,自主业务占比已经提升至64%;代理业务占比39.5%,涵盖光纤器件与仪器及视觉器件,占比同比有所下降。

1.2实控权稳定,员工持股平台提振积极性

公司的控股股东为姚毅,实际控制人为姚毅及其配偶杨艺,二人共持有公司48.28%的股份,实控权稳定。上市前公司有四个员工持股平台,管理团队及骨干员工间接持有公司股权,有利于公司稳定人才,促进公司技术创新和未来发展。

公司第四大股东富联裕展为工业富联的全资孙公司,持有公司4.38%的股份,公司与工业富联有长期业务合作,合作伙伴关系稳定。

公司旗下共有7家全资子公司,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凌云视界、苏州凌云光、凌云天博及凌云光子。

凌云视界主营智能检测装备研发、生产及销售,苏州凌云光主营机器视觉的研发与生产,涉及器件、系统和装备等全线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是募投项目工业人工智能太湖产业基地的实施主体,凌云光子主营可配置视觉系统研发、生产及销售;参股公司中规模较大的有富联凌云光和长光辰芯,其中富联凌云光是公司与工业富联的联营企业,已于年已正式开展业务,深度服务工业富联各厂区的智能产线建设;长光辰芯主要为公司自主工业相机提供CMOS传感器芯片。

1.3收入利润高增,研发投入保持高水平

公司-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3/17.6/24.4亿元,CAGR为30.5%;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37/1.32/1.72亿元,CAGR为%。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0.3亿元,同比增长17.5%,其中单2季度收入增速较低为6.1%,主要系公司子公司集中分布于北京、上海、苏州和深圳等地区,受疫情影响,部分区域封闭管理导致部分项目现场交付延期及物料采购受限、延迟,从而导致2季度收入增幅收窄。

公司毛利率水平年以来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年前三季度毛利率达35.1%,同比+1.6pct。

考虑到公司随着产品研发的模块化、标准化水平提升,从研发、采购、生产到交付端运营效率将稳步提升,自主视觉器件占比提升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成本,以及下游业务结构的持续优化,预计未来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公司战略聚焦主航道、大客户,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规模效应逐步显现,销售与管理费用的边际成本或有望持续下降,净利润率也有望进一步提升。

公司具备成熟专业的研发团队和极强的技术创新优势,其研发团队来自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中国科学院等重点高校。

截至年年底,公司研发团队共计人,占公司员工比重36%。截至年6月底,公司研发团队共计人,占公司总人数的37.24%,其中近半数为软件算法工程师。公司硕博研究生占比达25%,其中研发团队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占研发团队比重44.4%。

公司年研发投入为2.8亿元,研发费用率为11.5%,近几年研发费用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截至年底,公司拥有发明专利项,另有已申请获受理专利项;同时公司取得软件著作权证书项,并牵头参与国家多项标准。

公司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北京市技术发明一等奖、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重大科技研发项目,研发实力得到充分认证,奠定公司核心竞争优势。

1.4客户资源丰富,先发优势明显

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长期服务于苹果公司、华为、小米的产业链,与鸿海精密、瑞声科技、歌尔股份等业内领先的电子制造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在新型显示领域,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维信诺、无锡夏普、群创光电等行业领先客户的面板产线;

在印刷包装领域,公司是国内标签、软包装、纸盒包装等市场的主流供应商,产品已销往超过15个海外国家和地区;在新能源领域,公司产品广泛服务于福莱特集团、宁德时代、信义集团等行业龙头;

在智慧交通领域,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地铁、动车、机车,以及接触网等场景的在线运维监测业务;公司开发的立体视觉系列产品和“数字人”产品在文化娱乐领域中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公司在多个下游领域,与行业中头部客户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帮助公司形成对下游客户工艺制程的深度理解,积累多个下游行业know-how,不断积累大场景、复杂工艺及典型制程解决方案提供能力,行业先发优势明显。

2机器替人大势所趋,场景拓宽筑千亿市场

2.1机器视觉为机器植入“眼睛”和“大脑”

机器视觉是指通过光学装置和非接触传感器自动接收并处理真实物体的图像,分析后获取所需信息或用于控制机器运动的装置,其本质是为机器植入“眼睛”和“大脑”。

机器视觉产业链上游为视觉器件,包含以芯片、相机、镜头、光源、采集卡等为代表的硬件,以及以算法平台为代表的软件;机器视觉行业的中游为视觉系统与智能装备,包含独立完整的成像单元(光源、镜头、相机)和相应的算法软件,集图像采集、处理与通信功能于一身,可以灵活的进行配置和控制,适应各种复杂的应用,具有多功能、模块化、高可靠性等特点。

智能装备以机器视觉的感知能力和分析决策能力为核心,在视觉系统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功能,将设计、生产、检测过程集成闭环,可实现多种功能;下游为各行业集成应用与服务。

机器视觉在智能制造领域应用广泛,按功能主要可分为四大类:

识别、测量、定位和检测。识别功能指甄别目标物体的物理特征,包括外形、颜色、字符、条码等,其准确度和识别速度是衡量的重要指标;测量功能指把获取的图像像素信息标定成常用的度量衡单位,然后在图像中精确地计算出目标物体的几何尺寸,主要应用于高精度及复杂形态测量;定位功能指获取目标物体的坐标和角度信息,自动判断物体位置,多用于全自动装备和生产;检测功能指对目标物体进行外观检测,判断产品装配是否完整和外观是否存在缺陷。

2.2消费电子为主要下游,新能源或成新增量

机器视觉下游应用领域多样,目前主要用于电子与半导体、汽车、锂电池、食品包装等,其中根据GGII统计,年3C电子行业市场份额最高,占比为31.6%。

机器视觉应用兴起于汽车制造。机器视觉经过数十年在汽车制造行业的发展,其应用已经贯穿整个汽车车身制造过程,从初始原料质量检测发展到汽车零部件的测量,再对制造过程中的焊接、涂胶、冲孔等工艺进行把控,最后对车身出厂质量进行把关。

我国汽车制造业高速发展,汽车产销量均居全球前列;汽车制造行业自动化程度较高,各类工业机器人在生产制造多数环节中已代替人力进行工作,同时,汽车制造业所涉及的新技术范围广、数量多,不断需要各种技术的革新来推动汽车制造行业的进步,进而促进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

消费电子为机器视觉最大应用市场。目前机器视觉在消费电子领域以PCB/FPCAOI检测、零部件及整机外观检测、装配引导等应用为主,此外,机器视觉在连接器检测、SMT、硬盘检测、元器件在线分类筛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38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