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属微发酵茶,中国独有的茶类,是中国茶农独创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茶叶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白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茶叶本身的营养价值,有着“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
白茶白茶在“六大茶类”中属于偏冷的茶,知名品牌不是很多,市场占有率比较低,白茶类来讲,品品香、绿雪芽、六妙、鼎白等等品牌很多,比较公认的两家是品品香和绿雪芽,二者从规模、品质等各方面均是行业内最好的。口味方面则各有千秋,产品风格有一定的差异。
那如何选好白茶,首先产地不同,正宗原产地的白茶肯定要比外地的白茶贵,正宗原产地的白茶产量都是有限的,便宜茶里外地茶的可能性更大。其次品级不同,白茶品级由高到低依次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品级越高价格越高。再者年份不同,同品级的白茶年份越久价格越高,白茶虽然历史悠久,但真正兴盛的时间不长,因此市场上以3-5年的老茶居多,年份再老的茶买的时候就要当心。另外,传统工艺白茶要优于新工艺白茶,抛荒茶要优于高山茶,高山茶要优于台地茶等等。
白茶制作工艺
采摘
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鲜叶采摘后,因时间人力等因素无法第一时间上筛萎凋,如果堆积存放,会因为自身发酵作用,出现红梗红叶,影响成茶质量,亦会影响茶叶的香气,所以一定要注意好每个环节,才会出现高品质的白茶。
萎凋
萎凋,是指将茶叶鲜叶用竹匾按照一定厚度均匀摊放,不可翻动,通过晾晒,使鲜叶呈萎蔫状态,分阴凋和阳凋。阴凋即阴凉萎凋,指将鲜叶均匀摊放在竹筛上,置空气流通、阴凉干燥处进行萎凋。阳凋即阳光萎凋,指将鲜叶均匀摊放于阳光下进行萎凋。
烘干
烘干机温度-℃,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保存
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白茶储存归纳起来就八个字:通风、透气、防晒、防潮。白茶的保存,一定要注意存茶环境,不可将白茶置于高温、强光、有异味的环境之下,最好能够保证存茶环境可适当通风,干燥、常温、无异味。
白茶工艺功效
白茶的药效性能很好。具有解酒醒酒、清热润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降压减脂、消除疲劳等功效,尤其针对烟酒过度、油腻过多、肝火过旺引起的身体不适、消化功能障碍等症,具有独特、灵妙的保健作用。
冲泡方法
就白茶而言,泡茶器具上首选盖碗,盖碗口大,散热比较好,不容易闷坏白茶,而且比较容易留住白茶的香气。投茶比1:30-50左右,就是1克茶配30-50毫升水,可按照个人口感喜好来定。水以纯净水为宜,不要使用矿泉水或自来水。水温方面,新茶适宜85--90度左右,老茶适宜用度的开水。第一泡时间约5分钟,经过滤后将茶汤倒入茶盅即可饮用。第二泡只要3分钟即可,也就是要做到随饮随泡。一般情况一杯白茶可冲泡四五次。
盖碗泡白茶注:白茶性寒凉,对于胃“热”者可在空腹时适量饮用。胃中性者,随时饮用都无妨,而胃“寒”者则要在饭后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