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机器

加强财务管理,促进种子企业的持续健康发

发布时间:2025/4/1 15:48:32   
前言

种子企业与其他企业的生产过程不同,一般情况下,种子企业会计核算管理通常由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以及储藏等环节组成。

会计核算管理

(一)科研环节

大多具备“育繁推一体化”的农业公司基本都具备自主研发新品种的能力,科研人员通常需进行种子研发前的数年试验,只有通过省级或国家级审定后才可以进行生产繁育及推广销售。要研发出一个好品种、大品种,一般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此阶段,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是对研发支出进行资本化或费用化的区分和处理。

(二)生产环节

为了节约人力管理成本,大部分企业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方式。公司将研发出的父、母本交由生产基地的制种农户进行生产,并且根据销售部门提供的销售计划与农户签订生产制种协议,这样与农户形成一定形式上的契约关系。

只有生产出的种子芽率、纯度、净度、水分达到标准,企业才能进行收购、才能进行加工环节。在此阶段,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是按照销售计划制订生产计划,即“以销定产”,及按照协议约定的质量标准进行种子入库检查。

(三)加工环节

企业应将收购的种子进行质检、晾晒(或烘干)、精选、再检测,然后才能进行包装销售。在此阶段,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是机器的损耗折旧,控制水电、人工等支出。

(四)销售环节

企业通常都是实行预收款政策。通常由各级种子经销商预先支付企业一定的生产订金,种子加工包装后由企业发货给经销商,经营年度结束后,再与经销商按政策进行最终结算。在此阶段,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是经营年度结束后按照各品种的销售政策与经销商进行结算。

(五)储藏环节

种子与一般商品贮藏不同,它对空气的温度、水分的要求较高,种子通常储藏在冷库中,由较为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在此阶段,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是对冷库的温度、湿度进行抽查,以防由于管理不当出现种子芽率变低。

另外在经营年度结束时,各级种子经销商可能将未完全实现销售的种子退回种子企业,由种子企业统一储藏保管,这是由种子的储藏保管条件的特殊性所决定的。由于会计年度与经营年度的周期差异,一些种子企业需预估各品种的退货率及结算价格,以便确认销售收入。在此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是合理预估品种退货率及经销商平均结算价。

风险防范管理

种子企业的经营风险主要体现在研发风险、制种风险、储藏风险、库存风险等。

(一)研发风险

好的品种主要表现为产量高、品质好、抗倒伏、抗病害等。研发出一个好品种、大品种一般都要经过育种、试种、区试、示范、审定等环节,周期一般在7~8年,如果失败,审定费用、研发支出损失会很大。

我国种业企业品种来源渠道主要有二个:一是外购品种权,这种情况,财务管理主要在品种权摊销的年限估计,过去一个品种权可以使用10~15年,但现在由于品种研发多,一般在5年左右就需要更新换代;

二是自主研发或委托、合作研发。研发风险主要来自于种业企业没有稳定的研发战略、研发力量薄弱、研发投入与研发计划匹配度低、研发费用管理水平低,导致研发方向偏离、周期过长、成本过高、出成果比率偏低。由于农作物品种选育周期较长,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是费用进行资本化还是费用化以及资本化的时间节点。

(二)制种风险

制种风险主要包括自然风险、技术风险、质量风险。企业委托农户制种,农户在制种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受到极端气候的潜在影响,例如:倒春寒、强对流等天气,严重的甚至农户颗粒无收,给制种企业、制种农民带了巨大风险和损失。

技术风险主要体现在,农户有无制种的技术、是否遵守了制种流程,何时播种、何时施肥、何时授粉,这些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作为技术保障。质量风险主要体现在繁育出的种子纯度、净度、芽率、水分是否达标,其中种子纯度至关重要。在此阶段,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是加强制种成本管理及通过购买制种保险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

基于以上,财务管理是企业各项管理最基础、最重要的管理,通常需要处理各方面的经济关系,故又是一项价值管理。随着经济制度的完善,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财务管理工作贯穿于种子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加强财务管理能够促进种子企业控制费用、降低成本。同时还能够利用财务数据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措施;

结语

加强财务管理不但能够为企业提供财务信息和数据分析,而且还能够为企业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从而促进种子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32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