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包装机器 >> 包装机器介绍 >> 便利店来了机器人厨师青岛版新零售智慧
风口财经记者许耀文
“最近我们每天都来这里吃午饭,没重样过!”工作日的中午,市民小张和他的同事小刘准备一起吃午饭。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们没有像以前那样选择点外卖,而是走进了一家名叫每日莱的便利店。相比常见的便利店,走进每日莱,映入眼帘的设备让人眼前一亮。一台台白色机器整齐排放,简洁大方,它们就是与每日莱同宗同源,来自远见集团的智能做饭机器人。
在每日莱便利店内简洁整齐的智慧烹饪机
挑选食品、撕开包装、将预先装满食材的“美食胶囊”放置在机器上、扫码支付后点击烹饪按钮,5分钟后小张就吃到了美味的墨鱼水饺,“这里的做饭机器人操作简单,更智能、更方便。不需要跟任何人交谈,自己动手,5分钟就能吃到新鲜饭菜。而且这里的饭食口味很稳定,比普通的外卖好吃多了。”小小一台做饭机器人与便利店一唱一和,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还开启了新奇的“零售+”商业模式。而这原生于青岛的新型商业模式正凭借着它不俗的实力逐渐走出岛城、走出北方市场,在无限量的未来空间中发光发热。
丰富多样的“美食胶囊”
便利店来了“机器人”厨师,带来零售新模式
如果探索便利店新零售模式的进阶,每一次商业模式的革新都令人惊喜,但也像烟花一样,美丽而短暂。年,日本便利店迷你岛登陆中国,为中国零售业带来超市+餐饮的新模式,但是饭团、关东煮、便当等日式饮食并不能让中国消费者很好的适应。随后,商家为了追逐更高的利润,后续做出了零售+洗衣、零售+生鲜、无人零售的尝试,但是都只是惊喜一时,最后无疾而终。
兜兜转转,经过不断的探索试验,零售行业又回归到了超市+餐饮的模式。不同于以往,在螺旋式生长的催生下,如今丰富的中式餐饮更受人们欢迎。如今,源于岛城的一台小小的做饭机器人给这一市场带来了新的“零售+智慧餐饮”新模式与思考。
“其实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就算是打工人也想吃的好一点。”像小张一样,便利店的主要消费者以年轻白领为主,在逐渐加快的生活节奏下,身边有便利店已经变为基础,人们对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我们远见集团做餐饮起家,所以在便利店里做餐饮,我们有一定的优势”,远见集团每日莱品牌总经理魏栋表示。
成立于年的远见集团以餐饮起家,年,董事长牟伟嗅觉灵敏,开创了餐饮型便利店,销售额累创新高。年,远见集团紧跟时代步伐,果断决定将便利店向智能化方向转型,开始做饭机器人的研发。年,做饭机器人正式启用,场景不断深化,从便利店走入酒店、医院、学校、旅游景区等各个场景。
做饭机器人再加上专用的‘美食胶囊’,用户只需要扫码、放置、付款并确认操作,5分钟后就能吃上现煮现烹的美食。据魏栋介绍,看似较高的行业壁垒对他们来说其实丝毫没有阻拦,“我们在餐饮行业有成熟的经验,因此能保证食品的品控,消费者吃到的食品无论从食品安全还是口味来说都有较高的保障,这让我们进入赛道有了保险。”
消费者自主操作
“谈到这一模式的核心,当然是我们研发的智能做饭机器人,它可不只是一个炉子那么简单。”在魏栋介绍做饭机器人的更新换代中,记者看到了远见集团对市场需求的不断摸索,“起初机器很大,有四个炉子,在狭小的便利店中根本不实用,后来机器虽然变小了,但是连座炉的设计还是无法释放用户的操作空间。之后我们就改成了现在的独立机器,消费者挑选美食,撕开包装,做饭机器人对“美食胶囊”上面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