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包装机器 >> 包装机器介绍 >> 担心家里存茶做不到专业别急,家里存茶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大多数人,一听到“专业”两个字,便发觑。
无论是什么事情,一旦套上了“专业”这个前缀,瞬间拔高立意,远离平常——
家常菜和专业菜,了解茶和专业茶……
前者平常,后者却有了高高在上的距离感。
故而,有人敬畏“专业”,也有人排斥“专业”。
尤其是在某些小事上过于精心细心,甚至会被人以“专业”一概而论。
便好似村姑陈家中的存茶室,一位朋友参观后,便发出了意味不明的感慨——
“我不可能像你那么专业啦!茶我就随便存存好了!”
过了一会,他又添上一句:
“再说,家里存茶根本就不可能那么专业!”
听见这样的评价,忍不住回头看了眼存茶室的布置——
抽湿机、空调而已。
再看茶叶的包装,不过是再简洁不过的三层包装,这,便是专业?
白茶的储存,并非是小心细心,便是高高在上的“专业”。
抽湿机和空调,都是如今常见的物事,三层包装,更是唾手可得。
今日,便来说说这存茶的要点!
《2》
为白茶圈好一块地:阴凉干燥,避光通风。
存茶室的地点,是存茶时最先定下的基础。
放眼家中的边边角角、空闲位置,如何为白茶圈好一块安然储存的地点?
答案很简单,依据这个标准——
阴凉干燥,避光通风。
这八个字,其实是根据白茶的特殊个性量身打造的标准。
白茶,是一种工艺简单,干燥度低,后期陈化的一种茶。
故而,在白茶的储存过程中,需要保证白茶的内质不被外物剥夺,不被水汽干扰。
同时,也不能让多余的物质扰乱白茶的陈化。
对于白茶而言,那些干扰它陈化的物质,绝非少数——
水汽、杂味、光照、高温……
以上,都是能强烈动摇白茶的陈化和品质的物质。
水汽,是白茶储存的一大杀手。
对于白茶而言,保证储存的过程中茶叶的干燥,十分重要。
须知,白茶的陈化离不开茶叶中的酶物质和丰厚内质。
而白茶的吸附性,使得它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汽。
一旦茶叶中的水分超标——
茶叶中的水分会裹挟着茶叶的内物质一同析出,以露珠的形式附着在茶叶表面。
水分与茶叶长时间的纠缠,带来的是内物质流逝和茶叶受潮霉变的结果。
为了保证白茶的品质,存茶室远离水汽聚集的地方,是必然的要求。
其次,高温和强光,都是茶叶偷窃茶叶内质的“小偷”。
长时间的光照,或者酷热的高温环境,都会加速茶叶中内物质的流失。
不仅如此,茶叶的色彩还很容易因此发生转变——
叶绿素分解,茶褐素茶红素补充新生。
此时,叶片边缘泛红,“伤痕累累”。
最后,便是扭曲茶香的杂味。
白茶的吸附性,不单单针对空气中的水汽,对于怪异的杂味异味,它来之不拒。
因此,存茶室的选址出错,将白茶扔进杂味环绕的地方。
过不了多久,白茶的清香定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嗅闻干茶,只见怪味。
顺着白茶的秉性,存茶室的选址十分清晰——
避开那些影响白茶的物质,为白茶的陈化营造一个良好和舒适恰当的环境。
从新白茶到老白茶的过程,最适合的温度在25°左右,湿度则需要保持在45°左右。
村姑陈存茶室中的抽湿机和空调,便是为了保证白茶储存最合适的温湿度。
如今,家用抽湿机随处可见,空调更是常见的物事。
为家中的好茶选好存茶地址,营造陈化的最好条件,存茶的基础已然成型。
选好存茶的地址,并不需要兀杂的科研机器来达到“专业”——
小心、细心、精心,足矣!
《3》
为白茶裹上防护:三层包装法
保护白茶的包装,同时是根据它的特性衍生而来的方式——
三层包装法。
白茶的吸附性,注定了它必须以有效的方式逃离水汽和杂味。
而白茶的“娇弱”,同样注定它必须避开光照和高温,才能安然陈化。
因此,确保白茶的包装能够有效避开这些物质,对白茶的品质关系极大。
多次试验后,三层包装和白茶的匹配性极高!
所谓三层包装,便是铝袋、塑料袋、纸箱这“三层”。
其中,最内层的铝袋,包裹着茶叶。
铝袋,作为一种防潮和隔光的材质,帮助白茶避开水汽和光照。
将最内层的铝袋的封口束紧,将其放入塑料袋。
此时,塑料袋发挥着阻隔水汽和杂味的重要作用。
同样束紧塑料袋,将其装入五层瓦楞纸箱,用胶带密封纸箱的每一处隙缝。
笨重而粗犷的纸箱,是隔绝水汽、杂味、光照的最后防护。
在最后一道防线中,必须选用厚厚的五层瓦楞纸箱,才能让存茶万无一失。
轻薄、纤巧的纸箱,美则美矣,却不是长期储存白茶的良配!
纤巧精致的纸箱,稍有不慎,极其容易破裂。
另一方面,它单薄的厚度,根本阻拦不了多少水汽和杂味。
故而,唯有五层瓦楞纸箱,才能给予白茶优秀陈化的最好安全感。
当这三层包装密封完毕,白茶的三层包装即成。
将白茶封入一个小空间,一是为了阻拦空气中影响陈化的物质。
二则能让白茶的陈化更加完美。
密封的小空间,能让白茶进行团队陈化。
在这尽善尽美的包装保护下,白茶陈化、蜕变,最终转变成华美的老白茶。
此时,不难看出三层包装法对优秀老白茶的出现,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唯有三层包装完美,白茶才不至于在这多年的陈化时间中变质。
也只有做到完整而细心的三层包装,优质的新白茶才有转化的“基地”。
但,三层包装法和存茶选址,必须相辅相成!
并不是做好三层包装法,便能随意挑选存茶地址。
存茶的环境,是白茶陈化的基础。
若是存茶室水汽弥漫,杂味陈杂,光照和温度具烈——
此时,白茶即使包装得再完美,也难以抵御这日积月累的侵蚀,徒然变质。
选好存茶地址,备好三层包装,二者对白茶的陈化同样重要。
少其一,白茶的品质都会受损!
因此,存好白茶,这两个要点需要做到尽善尽美。
《4》
避开这些看似“专业”的存茶小技巧,实则害茶!
专业,人称专门的学问或是专门从事某种学业或职业。
在白茶的储存中,却有不少人顶着“专业”的名头,扭曲真理。
尤其是有些看似“专业”的存茶技巧,往往将白茶往变质的方向越推越远。
其中,害茶最深的存茶技巧之一,便是冰箱存茶。
冰箱存茶,从铁观音的年代以来,在存茶的世界中积威甚重。
在很多人眼中,冰箱存茶便是正统,是最妥当的做法。
然而,这种能存好绿茶、铁观音的手段,却是摧毁白茶品质的一把好手。
冰箱,是一个水汽陈杂,低温,杂味弥漫的小空间。
对于白茶而言,几乎处处是陷阱,处处有地雷——
水汽,让白茶受潮霉变;杂味,扭曲白茶的清香;低温,阻拦了白茶的陈化……
美滋滋地将白茶存入冰箱,自认万无一失。
殊不知,冰箱存白茶,却是将白茶推入火坑。
在冰箱这种地方待不了多久,白茶一定变质!
当然,看似“专业”的存茶技巧,不止冰箱存茶而已。
定期晒茶,便是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存茶理论——
“白茶需要干燥?那在太阳底下晒一晒,不就完事了?”
这个歪理看似有理有据,却全然忽视了高温和光照给白茶带来的伤害!
一个没有任何晒茶经验的人,将白茶随意摊晾在太阳底下晒茶。
这样的做法,首先便会让光照影响白茶,使得优质白茶中的丰富内质分解。
其次,阳光带来的高温,再次加速了内物质流失的速度。
茶叶中的叶绿素也在这种摧残下消失,留下留下一道道红色的氧化伤疤。
自行晾晒茶叶,带来的不仅仅是茶叶品质受损的风险。
许多茶友自己晒茶,并不注重摊晾茶叶时的环境。
尘土、脏污、杂气,都坠入白茶的叶片中。
茶友自行晒过的茶叶,流逝了养分,增添的却是脏污的浑浊气息。
此时喝茶,不免让人心生忧虑。
这种“专业”,不要也罢!
《5》
看似“专业”的存茶技巧,却是害茶的根源。
而家中存茶,并非只有“专业”才能做到。
好的环境、细心的包装,才是白茶足以成为老白茶的储存之道。
了解白茶的个性,体贴入微,让它们避开带来变质的事物。
一杯醇厚甜润的老白茶,便诞生在这精心的保护和准备下。
人非天注定,茶却从人心。
存一室好茶,待松花酿酒,春水煎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