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包装机器 >> 包装机器资源 >> 英国人当年偷走中国茶树的始末
文章中,我们聊到中国茶叶对英国文明的影响,从中国茶叶成为英国人生活的必需品开始,蝴蝶效应的翅膀就已经在扇动了。18世纪初期,中国茶叶就已经取代中国丝绸和瓷器,变成中英贸易中最重要的商品,东印度公司也彻底垄断中国茶叶在英国的销售。起初,该公司年销售量只有5万磅左右,不到年的时间内,后来飙升到每年万磅,英国人已经离不开来自中国的茶叶了。
年,英国政府派马格尔尼出访中国,临行前东印度公司嘱咐他,到了中国要多留意茶叶问题。回国时,他果然带走了江西一带的茶树,并转交给一名叫约瑟夫·班克斯的植物学家。班克斯不但了解茶树,也到过中国,他之前就认为印度北部的环境是可以种植茶树的。虽然从中国带回来的茶叶被成功种植到了加尔各答,但东印度公司当时也不是特别重视,因为他们正垄断着中国茶叶,收入可观,无暇顾及长势还不错的“印度茶”,而且英国消费者在口感上已经习惯并认可中国茶叶了。
转折点发生在年,这一年英国成立了茶叶委员会,有了组织后,东印度公司对中国茶叶的垄断变成了过去式。委员会开始研究茶叶、茶树、种植、甚至做茶的茶工等一系列问题。中国政府早在明朝洪武年间就深谙“以茶制夷”之道,所以制茶是机密,不允许外泄,中国茶工出国一展技能也绝对不被允许。
英国人需要茶叶,但是由于英国土壤、气候、湿度和地形的原因,他们的土地上无法种植茶树。完全依靠进口中国茶叶,让他们感到被动。英国人担心万一中国政策变化,会影响到他们喝茶的生活习惯。茶叶委员会的成立让这个问题更显迫切,年英国茶叶委员会在圣诞节向全英国人宣布,他们在印度发现了茶树。这里还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茶叶的起源国,这篇文章中暂时不做讨论。
英国一边在印度种植培育茶树,并在阿萨姆成立了新公司,公司的标志就是可爱的大象和茶树。从到年,在英国资本家的带动下,茶园在印度发展的蒸蒸日上,大吉岭茶园也逐渐有了规模。但同时,他们不忘做两手准备,时刻用第三只手去惦记中国茶树。
美国探索频道的观点就是大吉岭茶园就是茶叶小偷罗伯特·福琼盗取中国茶叶的成果。福琼受阿萨姆公司的委托多次到中国,学习种茶和做茶,并盗窃中国茶苗和茶叶种子。据说他是把自己的头发剃掉,化妆成中国人,潜入中国政府明令禁止外国人进入的茶叶产区,用各种办法把中国茶树转运到印度,并且有他给印度总督的书信为证。20年内,福琼不但带走了中国茶苗,还带走了中国制茶的工匠。他的潜伏和偷盗行为不但兴旺了印度茶叶,而且让他自己在英国也有了名望。福琼趁热打铁出了书,讲述了很多和植物相关的问题以及中国的风土人情。这20年内,中国茶叶的出口开始大幅下降。
茶园在印度的兴盛和发展,也带来制茶方式的改变,年,阿萨姆公司已经开始使用机器代替手工制茶。随着焙炒机器、揉茶机器逐年精进改良,阿萨姆工厂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到了19世纪末期,印度制茶,从开始的揉茶到最后的包装,整个过程已经全部机械化和规模化了。工厂和产能的扩大也推进更多茶园的扩张,英国人进口印度茶叶完全是0关税的,而进口中国茶要缴税高达35%,中国茶叶的优势在历史车轮的碾压下,慢慢消失。
在英国,印度茶取代了中国茶,并且返销到中国。这里面有福琼的原因,但是也有中国本土茶商自己的原因,也正是福琼在湖州发现了制作茶叶时添加了色素进行造假。作者约·罗伯茨在他有关19世纪中国人的著作中有详细的描述。
当立顿红茶铺天盖地来到中国时,这又是一个茶叶的轮回了。如今已经是年了,值得欣慰的是像著名的白茶产区福鼎市,当地政府早已开始落实“生态清新”高质量茶叶的发展。以史为鉴,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让中国茶叶的明天更好。相信中国茶叶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