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包装机器 >> 包装机器发展 >> 校地企牵手主打应用牌
编程建模、机械设计、电气自动化……在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的华航e创空间里,派罗科技的负责人、机器人学科带头人周万勇正带着团队成员研发拆包机器人。面对重达一吨的材料,如何把包装绳割断而保证包装袋不破,是此刻他们正在攻克的技术难题。
年从中国航空制造工程研究院被聘任到华航担任学科带头人,周万勇的角色从工程师转到教师,又转向创业导师,“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一体化,忙得不亦乐乎。”周万勇说。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进入深水区,高校如何在转型中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华航以学科为基础、以“双师型”队伍为抓手、以服务企业地方为导向,探索出了一条校地企深度融合转型发展之路。
以创业反哺教学,以科研带动创业
在来华航之前,周万勇做了近20年工程师,承接的都是千万级的项目。来到华航后,怎么把过去的资源盘活用好?怎么教好课、带好学生?周万勇有自己的思路。
“我是工程师出身,教学经验不足,但学生未来只有一小部分做科研,大部分是要就业的,我就从做工程项目出发,以创业反哺教学,以科研带动创业。”周万勇说。
作为机器人学科带头人,周万勇同时带着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派罗科技团队,年注册公司后,周万勇带着4个不同专业的学生联合创业,为航天所、所等10余家单位提供自动化设备及技术服务。第二梯队是省级机器人研发中心,周万勇带着青年教师开展科研技术攻关。第三梯队是大二大三学生,周万勇在图书馆开辟了一间专门的培训室,只要是对机器人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来学习。
“每天我都会把这3个团队转一遍,根据市场需求、项目进展情况讲‘工程原理’‘控制算法’等课程,活学活用,经过这样培养的学生,市场很抢手。”周万勇说。
在华航近名教职工中,像周万勇一样具有行业背景或“双师型”教师占79%。而在e创空间,师生共创的项目就有8个,涉及机器人、大数据、工业与产品设计、无人机、遥感等领域,都是华航最具优势的学科。
在服务地方发展中,做强优势学科
围墙的厚度、院子里有几棵树、是否存在违建……在华航河北省航天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的电脑上,透过三维模型,村庄几乎所有的地面物体都可以在模型中找到。
“我们承接的是廊坊市农村房地一体化确权项目,无人机采集信息、回到中心建模、再由学生实地调研,最终确权并给村民颁证。”项目负责人张文豪解释,该项目的国家标准精度是7厘米,我们的技术可以达到5厘米。
华航遥感信息工程学院聚焦国内外遥感应用领域科学与技术关键性问题,凝练遥感特色学科文化,打造高水平学科平台,培育高水平学科团队,培养高素质学科人才,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遥感学院院长金永涛介绍,协同创新中心为河北省发改委等7个单位提供遥感与空间信息技术服务,涉及生态环境、农业林业、自然资源、地质灾害等众多领域。中心还主动对接华为等16家企业,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学院也启动了“遥感铁军课外综合实训教学改革”,依托科研项目、校企合作等开展人才培养教育工作。年共有63名本科生为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河北省地质测绘院、廊坊市天星测绘有限公司等单位提供了长达数月的数据产品服务。
“学院以孙家栋院士县域遥感应用战略为牵引,以项目为驱动,实现了学科建设、科研攻关和教育教学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校长韩文仲说。
校企深度融合,提升人才竞争力
大一刚入校,出于对无人机的兴趣,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的蒋睿就加入到了学校无人机创客工坊,接触到了华航校企合作企业——廊坊市展翼科技有限公司。随着对无人机了解的加深,蒋睿系统学习了无人机设计制造的相关理论知识,考取了无人机驾照,参加了廊坊市重点坑塘污染治理的遥感测绘项目……
“四年时间,我不仅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增长了社会知识。这就是我理想中的大学。”蒋睿说,毕业后计划首先到无人机相关企业工作,再回到母校的e创空间自主创业。
产教融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捷径”。华航深入推进校企合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计算机学院坚持“专业对接产业、人才服务社会”理念,先后创办“廊坊·华航曙光大数据学院”,与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签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
“通过专业认知、行业认知、岗位认知等形式,将企业前沿技术带入课堂,助力专业学习,同时将课堂延伸至企业,学生通过实际参与企业的工程项目,竞争力明显增强。”计算机学院相关负责人说。
“地方应用型大学的应然之举,就是要立足地方,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应用’上做足文章,踏踏实实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成为助力地方治理的思想库和智力源。”韩文仲说。
《中国教育报》年12月25日第9版
作者:本报记者董鲁皖龙